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長毛看哲學與世界 | 01哲學


//佢本身係回應住唔同嘅時代,佢就有唔同嘅生活態度,就會揾唔同嘅哲學。其實好少人會掉番轉咁諗:就係先諗哲學,然後決定佢做人嘅人生路。呢啲人佢可能就會面對一個問題:一係就發癲,一係就佢發揮唔到佢嘅才能,做咗第二樣嘢。//

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好網推介] Filosofighter

簡介:

哲學家之間的思想經常會有矛盾的地方,他們通常會透過寫作來解決爭議。但Filosofighter告訴你,暴力有時也可以解決問題的! 這個免費的網上flash遊戲中,一眾哲學明星變成格鬥家,把自己的思想化為必殺技,打倒敵人! 「我的才是真理!」

遊戲是經典2D格鬥模式,你可以選擇做柏拉圖、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馬基維利(Machiavelli)、笛卡兒、盧梭、馬克思、尼采、或西蒙狄波娃和沙特,有破關模式或對戰模式。


可以選不同難度: 初哥、大師和PhD

點選人物可看其歷史

出招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不同的敵人有不同的背景。上帝已死!

暴力可以解決問題,就是在遊戲中為你解悶呀。


網址:

http://super.abril.com.br/multimidia/filosofighters-english-633303.shtml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好網推介] Existential comics

簡介:

裡面有好多篇惹笑的彩色哲學連環圖,內容不只是有關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有許多哲學家出場,有時會同一篇涉獵多個不同的思想,哲學發燒友一定會捧腹大笑。這通常是因為主角會不恰當地運用哲學思想於日常生活。如果你看不懂,可能你要再多看不同的哲學思想啦,不過每篇下面還有一段文字解釋的(“Didn’t get the joke?”)。

,我床下底有個哲學家呀...

每次換一點,還是原來的船嗎? (未完)

遇上維根斯坦,怎能不射爆自己的頭? (未完)

芝諾(Zeno)永遠喝不完一盒奶(未完)


網址:

http://existentialcomics.com/

[好網推介] Philographics


簡介:

網站有解釋自己做甚麼:


每幅圖有一句簡單的解釋,很適合用來知道人類有哪些思想,有興趣的再進一步研究。圖形也十分簡潔美觀,能夠加深對該思想的印象。但老實說,有些圖形我也不知道和如何表達了思想。發起人也出了書。
非黑即白

全部人都在同一層

人類為中心

這個看不懂? 犬儒在恥笑一切

這不用解釋吧

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沒有誰佔優

網址:
http://studiocarreras.com/philographics/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好網推介] Zen Pencils

簡介:
這個澳洲畫家Gavin Aung Than的網站有許多他為一些名人名言而畫的彩色漫畫。用這個方式表達可以令大眾更易接受,反思自己的生命,Gavin選擇的名言也十分高質。畫作十分適合於家裡或學校等使用。另外Zen Pencils也出了書,本人也買了一本。






網址:

[好網推介] Trolley problem memes

簡介:

倫理學中,導致眾多道德兩難的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被這位人兄玩到出神入化,內容十分爆笑,愛好哲學的人一定喜歡。

如果你不知道電車難題為何,可看以下片段:



以下精選了幾幅Trolley problem meme的圖:

你會消滅Pokemon Go, 還是玩Pokemon Go而死的人?


決定論

無限猴子定理 Infinite monkey theorem
黑格爾正反合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rolleyProblemMemes/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哲學系列02] 求真的方法

承上文,哲學家以熱情求真,也希望世人也一同求真。他們有部份甚至認為知道「真」是人達到「善」的境界,是令世間美好的必要條件。例如康德(Kant)認為理性可以幫我們了解何謂道德。[1] 所以,求真攸關重要。但是,這麼一來,就產生了

「我們如何才知道真相?」

這個問題了。這是哲學家幾千年來不斷考究的課題,對追求真的方法有基本了解,也於大家閱讀往後的篇章十分重要,所以它成為我們討論的第一個題目。然而這課題牽涉到邏輯論證的許多知識,本系列的目的只是簡介,只能談及一些最基本的,以及比較關乎核心和有趣的話題。為了可讀性,本文也只會用一部份有利讀者了解內容的邏輯專有名詞,在大部份地方會用普通名詞。


真,假,和其他(?)

這似乎是根本的最根本。我們日常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想法,都可以和「真」有關。鎖碎如「今天香港天晴」、「剛剛下了雨」、「太陽由東面升起」、「我袋內有100元」,複雜、重要如「外星人已被發現」、「說謊是不對的」、「民主是美好社會必須的」,也可以是真(true)或假(false)的。但有些句子,就很難說是真或假了,例如問題,以及一些模稜兩可的句子,例如「國家現在需要正義」,聽來是對的,但細想之下,說話的人沒有定義「正義」為何,難以說他是對是錯。此外,還有下一篇中一些叫做「佯謬」(paradoxes)的邏輯上的例外。

可以是真或是假的句子,叫「陳述」(statement)。但在平日生活中,「陳述」這詞是描述客觀世界(objective world)的句子,所以在日常用語中通常暗指它們是真的。我們用一個較好的名,叫「主張」或「命題」(proposition),以突顯它們需受理性的檢驗。主張可以是真或假,換個說法,它們有個「真」或「假」的值(truth value)。說「我袋內有100元」,也就是說「『我袋內有100元』是真的」。

那麼,何謂「真」? 一般人的意思,「真的」就是「乎合客觀世界的」的意思。例如,如果今天香港萬里無雲,「今天是晴天」就是真的,反之如果全香港都下大雨,「今天是晴天」就是假的了。那麼,是否只有「真」和「假」? 假設你今天閉在室內不見天日,也沒有任何通訊設備,「今天是晴天」這句說話也就不知是真是假,也就是「不確定」(uncertain)了。所以,主張至少有「真」、「假」和「不確定」三個值。

真假在乎主張和客觀世界的比較

這個說法,其實就是承認,在我們的所知所想以外,有一個獨立存在的「客觀世界」,這個客觀世界,對於我們任何人都是一樣的,不因我們思想輕易改變。有些人也許不完全同意這一點,但這不是本文的重點,我們將在往後的文章探討這一個問題,現在姑且接受這個大眾的常識。

只是學會「真」、「假」和主張,並不足夠去找出真相。比如說出了「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並不真的證明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但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是以為如此就支持了自己的主張)。去找出主張的真假值,我們需要一些思考的工具。


論證和三段論

想像甲和乙二人在室內討論天氣,她們持不同的意見。

甲:剛剛下了雨。
乙:不是吧。
甲:剛剛真的下了雨!

甲只是重覆了自己的主張,並沒有證明了甚麼。

乙:為什麼你認為剛剛下了雨?

乙的態度比較理性和開放,她要求甲給其主張的「理據」。如果甲有能說服乙的理據,乙也能同意甲的主張。

甲:你看,因為天上有彩虹,所以剛剛下了雨。
乙:嗯,你這麼說又好像是。

甲正企圖提出理由說服對方自己的主張是真的,邏輯上整個過程就叫「論證」(argument)。(在這裡,argument不是爭吵的意思) 我們現在來分析甲的論證。

甲說「天上有彩虹」,也說了「所以剛剛下了雨」。邏輯上,「天上有彩虹」叫前提(premise),「所以剛剛下了雨」叫結論(conclusion)。甲的論證當中,還有另一個前提是沒說出來的,就是「如果天上有彩虹,剛剛就下了雨」這個關係。我們可以以下方式清晰地把論證寫出來:

前提一:天上有彩虹
前提二:如果天上有彩虹,剛剛就下了雨
--------------------------------------------------------
結論:所以剛剛下了雨

所有前提如果為真,結論必會為真,論證就「成立」。論證和聆聽雙方都要同意所有前提,論證才有意思。如前提一為假,即天上沒有彩虹,則甲的論證就不會成立;另外,如果有其他原因,例如附近有水源引起水花,可致天上有彩虹的話,則前提二為假,論證也不會成立。

大家應該留意到,前提一和二在結構上有所不同。前提一是單一的陳述,而前提二是兩個事件的條件關係:如果有彩虹,就會下雨。前提二叫條件句(conditional sentence),第一句是條件,第二句是條件滿足後必然為真的主張。(留意條件不必為因,例如在這個例子裡,彩虹是下雨的果而非因。)而前提一就滿足了前提二的條件。這種論證的形式:一個條件句,加上條件,以及其結論,是十分常見的,在二千多年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前384 -322年)已經發現了,並給了它一個名字:三段論(syllogism)[2]。概括來說,三段論有以下的形式(form):

前提一:A
前提二:如果A,就B
---------------------------------
結論:所以B

有時,我們也會用「A-->B」簡化「如果A,就B」。在三段論的例子中,我們看到,前提要為真,以及形式要「有效」(valid),論證才會成立,也必然成立。這些「形式的有效性」,正是人稱「邏輯」(logic)的學問所探討的。

論證成立必需的部份

否定論證不能證明結論主張為假

這裡要特地提出重要的一點,就是即使一個論證不成立,也不代表結論中的主張為假。為什麼? 論證不成立,自然結論不能證明為真,但也不代表它是假的,因為正如本文上一部份,「真」和「假」以外還有「不確定」。用下雨的例子,假設甲其實看錯了,天上根本沒有彩虹,那麼她就不能確立「剛剛下了雨」這個結論;然而,也可能剛才真的下了雨,只是沒有出彩虹,所以不能說「剛剛一定沒有下雨」。(條件句是有方向性的,「天上有彩虹-->剛剛下了雨」不等如「剛剛下了雨-->天上有彩虹」)


批判性思維的精神

現代人流行「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一詞,許多人故名思義,以為「批判性思維」就是「批判」(criticize)、批鬥的意思,其實是一大誤會。「批判性思維」是利用邏輯和論證的方式,仔細分辨主張的真偽的思考方式。哲學和邏輯的目的,只是尋求真相,這個目的本來是謙遜的,而非要勝過別人,證明自己比較聰明。批判性思維許多時也可以不需要有兩人直接對話,也可以是用來反思自己的信念。雖然許多時候,我們都認為自己的主張理所當然,或認為他人的主張十分荒誕,會爭論得面紅耳赤,但往往情緒的反應會令他人更難接受自己的主張。要求他人拿出主張的理據,其實不是質問,是企圖建立對話的基礎,是謙遜的表現。

邏輯論證的本身的高尚之處,就是容許雙方有一個溝通,達致共識的機會。很多時候在現實生活中不同派別的人,只會堅持和重複自己的立場,使事情陷入僵局,量子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k)有一句說話:

“A new scientific truth does not triumph by convincing its opponents and making them see the light, but rather because its opponents eventually die, and a new generation grows up that is familiar with it.” [3]

這當然是十分不幸的情況,本人也不希望是真的。但如果人人都不用理性,不使用論證的方法對話,各執一詞,這就會是結果。在大家同意前提的基礎上,依從邏輯論證的方法,大家都能同意同一個結論,甚至改變自己錯的信念。這就是「理性」(rationality)的意思。(而不是政府、建制常說的,以為取消示威就等同理性) 大家都理性,當然是太理想的情況,而實際上會有許多事情阻礙,但起碼我們先知道有一個方法可以達成共識,而非不拼過你死我活不可,這麼有一個較可取的目標。以理性能達到對話,共識,甚至公義和幸福,這些就是理性之美。

下一章會淺談三段論以外的邏輯,以及邏輯上的例外 -- 佯謬(paradoxes)。


參考

[1] Moral Rationalis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ral_rationalism

[2] Syllogis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llogism

[3] Max Plank - Wikiquote
https://en.wikiquote.org/wiki/Max_Planck


其他三段論例子(試清晰列出三段論)

1. 蘇格拉底是人,所以他會死。
2. 企鵝是鳥,所以牠們會飛。
3. 約瑟天天吃許多糖,他將來患糖尿病的機會很高。

[哲學系列] 目錄


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

[哲學系列01] 反思自己所有的信念

反思自己所有的信念
對生命和智慧的熱情

在香港和世界上許多地方,哲學都是著名的科目 – 以冷門著名的科目。現代社會是快速經濟的社會,一切都要即時有效,要賺錢。要即時有效,許多人都首先靠向科學和工程,他們需要的,是量化、數據和驗證;要賺錢,就要乎合大眾口味的,容易消化的。人文科目於是乎變成副菜,是非必要的,頂多是茶餘飯後的話題;大學既被視為新一代的職業先修學校,要在大學主修人文,似乎需要十分大的勇氣。而哲學則是在眾多人文科目之中,看來特別抽離繁榮快速的現代社會,特別「離地」,和家人說要讀哲學,就好像說上武當山修練四年一樣。

如此,最「穩賺」的科目應該是商科吧?然而,在新近的統計中說的又是不同的光景。美國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的數字指[1, 2],主修哲學的畢業生是人文學科當中平均薪金最高的。有報章引用Payscale.com的數字[3, 4],更指哲學生的平均薪金比讀會計的相約,有時甚至還要高。這是為何? 作者認為這和哲學學生的思考能力有關,但是否真的如此則要進一步研究。(留意這些是外國的統計數字,不代表本地的就業程況)

無論你為何想知道哲學,在你進入「哲學之門」之前,我要嚴重地警告你:哲學,不是如一些人相信,(純粹)是一件時髦或者浪漫的事,也非另一些人說的,只是「鑽牛角尖」;哲學會從根本上撼動你的所有的信念,那些平日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信念。這不只那些和你的生命無關痛癢的信念,諸如「我的說話都合乎邏輯」、「數(mathematics)只是人類發明的工具」,更加包括你那些珍而重之,和你的價值觀悉悉相關的,那些如果被反對的話,你會發了瘋似地去維護的信念,例如「我感知的世界是真實的」、「我知道何謂對錯」、「科學的結果就是真實」,甚至「神是存在的,衪是________(對神的形容詞)的」。


哲學會從根本上撼動你的所有的信念

至少絕大部份哲學家都會認同,哲學包含,甚至乎等同反思自身或人類的信念。他們的方法,就是盡量仔細地考究信念裡面每一個主張,看看它們有沒有和事實不乎,或不合邏輯的地方。有的話,去除,剩下來的大概就和世界的真象,或「真理」(Truth,大楷T),比較接近。有時候,有些哲學家還會有靈感,創造一套他們認為比以往優勝的新理論,對我們存在的世界有種新的看法。就是利用這樣的方法,哲學家企圖接近真理。

比衝擊信念更糟糕的是,哲學的道路是一條單程路,當你一旦走上這條思考的道路,就不可能再回頭,回到你那温暖,安全,肯定的世界,不可能再裝作無知。你不可能說「雖然我已經知道我這個信念有問題,但我還是會相信它,以它為我生命的方針」。已經學會的東西不可能一下子抹走,那些懷疑會如鬼魅般不時回來困惑你,告訴你你的信念站不住腳,要你去回答那種種的問題。

如果你害怕以上的後果,想過一種樣樣事情都理所當然的生活,也許你現在應該立即停止閱讀,停止再去接觸任何和哲學相關的東西(反正它們許多都十分難懂!)。

然而,然而,然而。然而還有那些問題,那些在人生裡,總會有一刻,有些事件,會使它們浮上腦海的問題。「我的存在有何意義?」、「我應該怎樣做人?」。這些問題太困難,解答它們的任務太沉重,已經不知有幾多上億上兆的人死去之前,也沒有任何像樣的答案。也許,我們需要一些前人的幫助。也許,我們需要哲學的幫助。

哲學的英文是philosophy,由希臘文而來,“philo-”是「喜愛」的意思,“-sophy”是「智慧」的意思,“philosophy”就是「對智慧的喜愛」的意思。我們有些前人,像蘇格拉底(Socrates)、康德(Kant)齊克果(Kierkegaard)和尼采(Nietzsche),他們不但想得到真理,他們更喜愛這個追尋的過程,不,應該說這個追尋的過程,本身已經是其意義所在,是他們智慧的泉源。他們沉醉於思考問題,不是因為這樣可以幫助他們賺大錢,目的就在於思考本身,他們在思考當中肯定找到快樂。

這些前人並不要求我們盲目相信他們所說的。相反他們要求我們去思考,和他們一樣去追尋真理,得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我們看見這些哲學家如何思考這些問題,而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的洞見、毅力和熱情。也許,看過他們的理論,閣下也會開始思考人生上種種問題,學習不再假手於人,變得更為好學。

蘇格拉底說:“the life which is unexamined is not worth living.”。[5]

康德說:“Enlightenment is man’s leaving his self-caused immaturity. Immaturity is the incapacity to use one's intelligence without the guidance of another. Such immaturity is self-caused if it is not caused by lack of intelligence, but by lack of determination and courage to use one's intelligence without being guided by another. Sapere Aude! Have the courage to use your own intelligence! is therefore the motto of the enlightenment.”。[6]

齊克果說:“it's crucial to find a truth which is true to me, to find the idea which I am willing to live and die for.” [7]

尼采說:“Here the ways of men divide. If you want to achieve peace of mind and happiness, have faith. If you want to be a disciple of truth, then search.” [8]

未經思考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我們應該勇於去知道,去思考人生的問題,去找尋值得我們去為之而生,為之而死的真理,即使這意味要放棄自己最珍而重之的信念。這些前人的諺語,充份表現了他們對生命和智慧的熱情。它們同時是哲學家對我們的呼籲,呼籲我們去反思自己的信念和人生。只有對生命和智慧有一種熱情,才能夠做好我們手上的事,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活出自己的意義。


參考

[1] Philosophy Projected as Top-Paid Class of 2016 Humanities Major
http://www.naceweb.org/s02242016/top-paid-humanities-graduates-2016.aspx

[2] Salaries of Philosophy Majors Over Time - Daily Nous
http://dailynous.com/2015/09/04/salaries-of-philosophy-majors-over-time/

[3] A philosophy degree earns more than an accounting degree | Top/Best/Most - Yahoo Finance
http://finance.yahoo.com/blogs/top-best-most/a-philosophy-degree-earns-more-than-an-accounting-degree-121403186.html#

[4] PayScale College Salary Report 2015-16
http://www.payscale.com/college-salary-report/majors-that-pay-you-back/bachelors?page=22

[5] Socrates - Wikiquote
https://en.wikiquote.org/wiki/Socrates

[6] What is Enlightenment? – Immanuel Kant (1784)
http://www.columbia.edu/cu/tat/core/kant.htm

[7] The Journals of Søren Kierkegaard, 1835. Søren Kierkegaard - Wikiquote
https://en.wikiquote.org/wiki/S%C3%B8ren_Kierkegaard

[8] Selected Letters of Friedrich Nietzsche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Christopher Middleton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dCwBuyahty8C&pg=PA7&lpg=PA7&dq=If+you+want+to+achieve+peace+of+mind+and+happiness&source=bl&ots=JKqzhoTXn8&sig=aa7zdXWlEIN5TChN4oN2Iy-ycLQ&hl=zh-TW&sa=X&ved=0ahUKEwi0oJy8qa7OAhVGjZQKHYKQBq0Q6AEIPDAH#v=onepage&q=If%20you%20want%20to%20achieve%20peace%20of%20mind%20and%20happiness&f=false

[哲學系列] 目錄

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哲學系列] 題目

(內容可能變改)

[哲學系列01] 反思自己所有的信念 (前言)

[哲學系列02] 求真的方法 (邏輯)

[哲學系列03] 邏輯的變奏 (演繹和歸納、佯謬)

[哲學系列04] 西方哲學 - 客觀世界 (相對主義、理性主義、經驗主義和科學)

[哲學系列05] 西方哲學 - 我們該做甚麼 (一) (享樂主義,義務論)

[哲學系列06] 西方哲學 - 我們該做甚麼 (二) (功利主義、道德難題)

[哲學系列07] 東方哲學 - 佛的哲學 (非宗教)

[哲學系列08] 東方哲學 - 道的哲學 (非宗教)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舊文] 存在‧尼采(二)



承上文, 如果客觀標準不存在, 不以別人的話為準, 我們如何有可能衡量好與壞, 繼而作出抉擇? 我們如何突破我們因否定任何客觀標準而獲得的, 這個尼采說”如籠牢的自由”, 為自己創造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尼采認為這個答案必然存於我們的內在.

權力意志和超人

演化賦予我們渴求自由的天性, 小如螻蟻, 大如熊象天生就有逃避外在遏制的本能. 人也不例外, 沒有人希望成為奴隸, 一生受人指使, 成為他人的工具, 傀儡. 這天性是我們去把自己的理想, 願望, 心目中的生命實踐的能量泉源, 它構成我們生存的動力. 進修學習, 戀愛結婚, 生兒育女, 享受物質, 著書立說, 人之所慾, 自古皆是人類行為的終極動機.

尼采把對自我理想中的生命的憧憬和嚮往, 解讀成一種對”權力”的追求, 並稱當中的內在動機作”權力意志” (will to power). 這種權力並非日常我們聽慣的, 政治上的社會中的權力, 而是對自己生命的權力: 我們希望掌握自己的生命, 擁有並行使我們的自由. 當”如籠牢的自由”使人停滯不前的時候, 權力意志是唯一可能自由地完成人生的一條出路.

生命有涯, 我們必需在有限的時間內作出抉擇. 工作或升學, 結不結婚, 生不生孩子, 時間一樣如流水; 我們一是踏出一步, 一是看那生命逝去. 外界的建議只反映社會的價值, 而社會的價值日新月異, 不可能是絶對的價值. 沒有誰需要為他人的抉擇負責, 而只有自己才會必然的承受自己生涯抉擇的後果, 那麼, 自己的抉擇理應由自己來作, 而抉擇的基準也只能來自內在.

權力意志使我們踏出一步的時候, 我們必須了解我們要為自己的抉擇負責, 因為這行動完全是源於我們自己, 與人無尤, 我們不可能把責任推在他人身上, 也不會老是求人家指引 – 自由使人成長, 成為真真正正獨立的個體. 而也正因為如此, 尼采說的自由必不是叫我們武斷. 生命的完成需要尼采說的, 戴奧尼斯式(Dionysian)的權力意志, 但是沒有阿波羅式的(Apollonian)理性駕馭, 人也只是一頭橫衝直撞的狂牛, 不知何往; 但相反, 沒有感性衝動只有理性計劃, 我們只是一副漫無目的, 沒有衝勁的一台機械.

越過絶對價值的幻覺, 學會在人生的路途上設置目標, 以實際行動跨過人生中的障礙, 在此過程中我們學會自我控制, 真正成為自己唯一的主人(self-mastery). 自由的人不斷創造新的自己來勝過舊的自己, 對自己作出重要的承諾, 勇敢地面對決策帶來的風險, 繼而實踐出自我(self-realization).

“We, however, want to become those we are – human being who are new, unique, incomparable, who gives themselves laws, who create themselves.” – Nietzsche

在存在主義中, “自我”就是一連串抉擇的後果, 而人生是不斷超越自己的過程. 這個過程十分艱苦, 因為在一個客觀價值概念泛濫的社會, 追求與眾不同的人往往遭人白眼和不認同, 承受很大的壓力, 並產生內疚的感覺. 但是只有再次超越這種人生的障礙, “權力”才得以展現, 才能自覺自己是一個有能力塑造自我, 真正出眾的人.

有能力把”不可能的自由”變成了可能的人, 尼采把這理想的人種稱為”超人”(overman).

“I teach you the overman; man is something that should be overcome. What have you done to overcome him?” – Nietzsche

”超人”理解自己所選擇的道路沒有所謂對與錯之分, 只有自己負擔起全部的責任, 接受自己創造的價值, 由此為自己設立目標, 培養出一種成熟的獨立的自由精神(free spirit), 不斷的實踐出自我.

主人和奴隸道德

根據尼采, 世上有兩類人: 意志堅定者和意志薄弱者. 意志堅定者有強烈的意慾去描畫自己的生涯, 有能力根據自己的意願作出抉擇, 並持之以恆, 誓要達到目的. 相反意志薄弱者沒有這種能力, 他們事事求諸他人決定, 受群體意識形態影響極深, 但是如上所述, 凡人皆有權力意志, 意志薄弱者於是用上另一種方式宣洩這種渴望. 尼采用”主人”和”奴隸”來分別形容以上兩種人, 以批判傳統的道德.

在主人道德中, 好的事是順應”權力”的事: 強大的, 自由的; 壞的事是妨礙運用”權力”的事: 弱小的, 懦弱的, 膽怯的和可憐的. 意志堅定者喜愛改善自己, 幫助自己的事; 厭惡阻礙自己成長, 削弱自己的事. 他們真正是自己的主人.

“The noble types of man experiences itself as determining values; it does not need approval; it judges, “what is harmful to me is harmful in  itself.”; it knows itself to be that which  first accords honor to things; it is value-creating.”

奴隸道德的本質是功利(utility), 習俗(custom)和歸順(submission). 好的事是一切於社會有用, 有益的事, 和一切歸順既有習俗的事. 意志薄弱者沒有能力和意識去策劃自己的人生, 他們唯一宣示內在權力意志的方式, 就是恃著他們社會中的人數, 去打壓意志堅定者. 壞的事就是一切”主人”視為好的事: 強大的, 自由的; ”奴隸”們不喜異類, 不愛特出, 把”主人”喜愛的通通冠以一個他們創造的名稱: 邪惡, 把”主人” 厭惡的通通稱為”美德”, 包括示弱, 謙卑和自憐. ”奴隸”懼怕邪惡, 於是也懼怕和怨恨”主人”, 要改造, 或從社會中排斥剪除這些”不良份子”.

“打倒主人”變成奴隸的目標: 奴隸在推翻主人喜愛的, 那些幫助成長的, 那些自由的價值的時候, 感覺當中自己所渴望的權力的影子. 但是這種顛覆同時妨礙了奴隸的自我成長 - 沒有人可以在打倒自由的同時得到自由! 奴隸同時是遏制者和被遏制者.

我們小時在沒有防備, 心智未成熟的情況之下, 就被長輩灌輸很多傳統的價值 – 工作, 家庭, 國家, 宗教等等. 在長期受薰陶下, 即使我們長大了, 也沒有主動反思的勇氣, 社會的氛圍是一個是依從的氛圍. 奴隸是社會中的大多數, 社會的共識自然是奴隸道德; 這樣的情況下, 主人們一生所見的都是和自己相背的價值, 尼采說他們內心產生了一種惡質的良心(bad conscience), 內心因不斷參照他人而懷疑自己所作的是否真的錯誤和邪惡, 真正實踐權力意志的自由精神被群眾(herd)的壓力迫退下來, 主人可能一生都惡質良心的煎熬, 折磨, 這是十分不幸的情況.

奴隸道德視”自我”為邪惡, 把人的意志削弱, 然後”改善”. 但削弱不是改善, 而是使其腐敗 – 透過打擊, 恐嚇和否定, 我們逆著我們內心那創造自我人生的本能, 被標準化, 也急於標準化別人.

“To call the taming of an animal its "improvement" sounds almost like a joke to our ears. Whoever knows what goes on in menageries doubts that the beasts are "improved" there. They are weakened, they are made less harmful, and through the depressive effect of fear, through pain, through wounds, and through hunger they become sickly beasts. It is no different with the tamed man whom the priest has "improved."…he had become a "sinner," he was stuck in a cage, imprisoned among all sorts of terrible concepts. And there he lay, sick, miserable, malevolent against himself: full of hatred against the springs of life, full of suspicion against all that was still strong and happy. In short, a "Christian." Physiologically speaking: in the struggle with beasts to make them sick may be the only means for making them weak. This the church understood: it ruined man - weakened him - but it claimed to have "improved" him.”

於尼采看來宗教的”罪”只是被人創造出來, 用來馴服人的工具: 只要你相信自己有罪, 不好, 你就慌張, 你要找寄託, 找一些”正確的”, “絶對的”真理和道路. 接受且崇拜絶對的價值, 價值就會反過來控制人, 進而否定自己的所慾, 自己的常識, 判斷和良心, 於是, 人不可能再有自己的想法, 不可能再批判自己選擇的”真理”, 人再不可能自由. 原來, 不用枷鎖, 不用皮鞭, 都可以把人變成奴隸.

本來希望控制自己的, 最後變成被操控的, 這是奴隸道德第一個內部矛盾.

奴隸排斥主人道德, 容易把所有奉獻自己擁有的, 非自我本位的(unegoistic)的行為視為”正義”, 把所有利己的行為視為”邪惡”. 但是尼采認為, 即使是自我犧牲也是出於個人的理想, 也可說是自我本位的; 真正非利己的行為都是愚蠢, 自毁的行為. 另外, 為什麼同一件好事, 奉獻別人就是正義, 留給自己卻是邪惡, 自私? 倡議, 讚頌此種奉獻的人豈不是也出於自己的私慾, 因為此種犧牲精神現在或將來可能有利自己?

奴隸道德所倡議的無私精神, 其實是出於自私. 這是奴隸道德第二個內部矛盾.

一個矛盾沒有可能是正確的. 所以, 尼采認為我們必須超越這種”善惡”的二元說, 這種在童話中靜靜地荼毒我們的, 幼稚的, 不切實際的觀念. 他不是叫大家要當自私的人, 而是不要把利己的行為都視為不正確, “就是因為他沒有把它奉獻”. 他反對的是盲目遵從傳統, 不懂反思行為本身的意義. 尼采認為自我犧牲的行為不值得鼓吹, 因為人對自己的關愛乃是天性, 乃是滋生生命中創造力的泉源, 而創造力才是真正令個人和社會進步的因素. 可惜傳統教條中對”善”和”惡”的錯誤描繪, 忽略了此種關愛的重要, 甚至視其為”邪惡”, 使社會腐敗和停滯不前. 質疑傳統的人才是真正貢獻人類的人, 如果他們是”邪惡”的話, 尼采說, 我們就應當邪惡!

“"Man is evil"-all the wisest men have told me to comfort me. Alas, if only it were true today! For evil is man's best strength.
“Man must grow better and more evil” - thus I teach. The greatest evil is necessary for the overman’s best. “

隨波逐流固然舒適容易, 但只有主動打造自己, 走出傳統框框的人, 才是真正善用一生, 使社會進步的人. 這一切, 都只是一念之間.

朋友, 你今天做了怎麼來超越自己?

[舊文] 存在‧尼采(一)
http://thelifeofthinking.blogspot.hk/2016/07/blog-post.html

[舊文] 存在‧尼采(一)



哈姆雷特說: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莎翁圈出了人生最大的無奈 - 抉擇. 這個身為人必須面對的事實, 和人生意義有著一種不可分割的關係. 在近代, 有一眾哲學家如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和沙特(Jean-Paul Sartre)等否定在人類既有文化中對這命題的理解, 強調個人而非社會的重要性, 進而對人性作了極深層的探討,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於焉而生.

要知道我們如何面對抉擇和人生, 首先要明白自己是甚麼.

在面對抉擇和人生的時候, 當我們問"我是甚麼?", 這裡我們說的不是物理以及生物特性, 例如我們的身體內的生物分子如何互動, 人類的演化史等; 我們說的是我喜歡甚麼, 不喜歡甚麼, 我的脾氣, 我做過怎麼以及我如何看這個世界等; 這些是我們身為一個存在的個體的"本質" (essence).

存在主義的綱領, 是沙特的格言"存在先於本質" (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意即一個個體在存在之前, 其本質是不存在的, 所以本質永遠依附存在. 只有存在與否是客觀的#, 事物的本質只在觀察者的思緒之中: 當我說"想像一支粉筆"的時候, 雖然我們能想像出一支粉筆的各種本質 (條狀, 粉末觸感甚至是其顏色), 但這其實是因以往我們所遇見的粉筆的記憶而來, 而那些粉筆當然是事先存在的.

有人可能說"存在先於本質"不適用於工具, 因為所謂設計是先在腦中有某種概念才有成品的; 然而, 設計也必須根據於對大自然的觀察, 而大自然是事先存在的; 另外, 我們也知道一隻玻璃杯也可以用來容納蠟燭, 就是說所謂工具的本質可以是後來使用者賦與的.

"存在先於本質" 描述人類對事物的一些概念的特質, 但也帶來對人生的意義的思考. 由"存在先於本質"引申而來的思考是, 所謂事物的客觀的本質或意義是不存在的, 本質永遠是"後來"被賦予的, 而這些林林總總的本質中當然也包括人生的意義. 這理論明確指出, 我們尋找人生意義本身就是沒有意思的, 因為人生根本沒有客觀的意義. 這裡, 我們來到第一個我想要說的, 尼采的一個著名觀點.

上帝已死

"The madman jumped into their midst and pierced them with his eyes. ‘Whither is God?’ he cried; ‘I will tell you. We have killed him - you and I. All of us are his murderers…God is dead! God remains dead! And we have killed him!" Nietzsche (1882,1887) The Gay Science

曾經是西方世界的價值泉源, 現在已經被我們親手殺死, 尼采指的不只是宗教作為唯一價值來源的觀念, 而是所有的傳統價值觀.

我們對於事物的取捨都是基於一些價值觀念: 我們會捨棄價值低而成就價值高的事情. 這並非局限於金錢價值, 也包括理性上, 情感上和道德上的取捨. 輕如一個人覺得洗牙很痛, 為了牙齒健康也甘願接受, 重如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成就更大的理想, 都證明我們是不折不扣活在價值中的生物.

在中世紀, 絕大部份人都認為道德倫理由傳統, 上帝而來, 所以也必須以他們為依歸, 也就是說世上存有一個外在, 客觀的準則, 而符合經文和禮教的就是正義和正確, 否則就是邪惡和錯誤. 直到現在, 我們也是自小就受父母調教, 受朋友和長輩薰陶, 直接或間接承繼了他們的價值觀; 作為社交動物, 我們有自然傾向同意別人的說話, 我們的成長深刻地受身處的社會影響. 在前人的庇蔭裡, 在神和社會的支持下, 我們一舉手一投足也充滿信心; 我們先天對別人的認同就有一種強烈的毒癮; 一如羊喜愛群集, 在人群裡, 我們感到安全.

直到近代, 經文和禮教的地位被科學革命帶來的新知識, 與藝術革命帶來的新思潮動搖, 有些人開始了解到所謂絕的對價值其實只如夢幻泡影, 了解自己是獨立地存活在宇宙間, 了解崇拜絕對價值帶來的歷史傷痛, 開始懂得反思傳統.

我們既是醒覺世界上沒有客觀的價值觀, 所有價值都只能是創造出來, 一切我們根據舊價值作出的判斷都將被懸空, 我們也不可能依據它們再作任何道德判斷. 尼采不但以上帝已死提綱挈領地指出了這一點, 還進一步認為我們應該主動排斥我們的守舊思想.

認為世上存有一個外在, 絕對, 客觀的價值觀, 進而去尋找它們, 尼采認為這種思想會使外在的價值觀反過來控制我們的思想言行. 我們一直不自覺地主動使外在環境來控制我們: 當我們在思想言行上違反大眾的價值, 我們的內心就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和罪咎感, 這使我們依賴外在價值, 漸漸地, 潛移默化地, 我們成為上帝的奴隸. 而當我們知道上帝已死, 知道我們可以自由作出抉擇, 我們就從新奪回自己的控制權, 把自己從思想的籠牢中釋放出來. 由此而來的, 尼采說, 將是前所未有的快樂 (exhilaration):

"You shall become master over yourself, master also over your virtues. Formerly they were your masters; but they must be only your instruments beside other instruments. You shall get control over your For and Against and learn how to display first one and then the other in accordance with your higher goal." Nietzsche (1878) Human, all too Human

快樂和恐懼

尼采認為懷疑的精神是可貴的. 基於我們對舊價值的懷疑和反思, 我們現在知道它們許多都是毫無理據, 也鄙視一些人類曾經深深地引以為真的指標; 我們把自己從奴役中解放出來, 把自己帶到了一個空前的境況. 我們不再認為在一星期中的某一天撿柴枝犯死罪, 不認為要在孩子生殖器上必需要割一刀, 不需要纏腰紮腳才是好女人, 不用父母贊成才是匹配的一對; 人類在道德上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古人絕對無法想像如我們現在一樣, 可以自由選擇如何過自己的一生. 有這種自由本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可是沙特卻形容這種自由其實是一種負擔.

尼采用航海比喻人類這種莫名其妙的, 對自由的恐懼. 本來陸地上有著已建立的道路和標示, 現在我們一把火把它們通通燒光了, 要向遼闊的大洋前進. 前面有無限的美好的風景, 有無限的可能性, 但這"無限"可能太大了, 海上也不可能有任何道路和標示, 我們該那裡去? 回望後面的火光熊熊, 我們宣告, 我們迷失了.

如果一個人是自由的, 外在價值將與他再無關係, 他應該以何準則而行動呢? 如果沒有客觀準則, 沒有一個行為可以被稱作"正確", 自然也無法作出選擇(?) 要接受這新的自由, 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這麼一個階段, 這個摒棄了舊價值卻不知道如何建立自己的價值的階段. 這不但是個人的, 也是全人類要成長必經的過程.

我們由出生以來都被灌要"學乖"的概念, 雖然現在我們覺醒人類以往一直活在虛幻中, 但舊價值對我們思想根深柢固的毒害, 使我們在面對新自由的恐懼時, 下意識在周遭尋找新的客觀價值, 尋找一些使我們可以覺得安穩的東西. 金錢, 名氣, 社會地位, 時裝潮流, 娛樂, 那些讓我們趨之若鶩的, 大眾認同的新價值, 再一次使我們親手埋葬自我於人群之中, 人人都變得面目模糊, 而那些與眾不同的人則被人視為異類, 不合群和失敗者.

那麼堅持自由的人呢? 尼采說, 即使是個人建立的價值, 看來也不大可能支持自己的行動. 主觀的價值既然是被創造出來的, 也不可能說是對或錯, 它頂多是個人在某時某處境的意見. 我們對於自己建立的價值沒有信心, 又不可能再回頭去找那片早已燒焦的陸地: 看來思想的自由不但沒有帶來抉擇的可能, 更加令抉擇變成不可能!

我們一度嚮往的自由, 忽然變得極度沈重. 尼采如何超越這個關於自由的悖論?

#
有些人也許曾問: "我存在嗎?" 因為如果"我"不存在, 那麼自己是甚麼也是毫無意義了. 笛卡兒(René Descartes)說"我思故我在" (I think therefore I am)的時候, 就論證了當我們思考自己是否存在的時候, 就知道有一個"我"在思考自己的存在; 所以"我"存在, 且自己知道自己的存在.
(待續)

[舊文] 存在‧尼采(二)
http://thelifeofthinking.blogspot.hk/2016/07/blog-post_18.html